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党媒联动丨新宁蒙青甘党报联合推出特别报道:牢记嘱托 共筑“三北”万里绿色长城

2024-03-09  

  编者按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2024年全国两会上,构筑“三北”绿色长城成了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新疆日报、宁夏日报、内蒙古日报、青海日报、甘肃日报联合推出“党媒联动”特别报道,围绕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生动实践,全面展示各地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最新成果和经验启示。

 

  新疆

  走出山绿林活农富之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曹华

  新疆是著名的“瓜果之乡”,每年夏秋季节,杏、苹果、新梅、桃、红枣、核桃等林果陆续进入采收季,天山南北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库尔勒市龙山绿化带深秋景色宜人(2023年10月23日无人机摄)。确·胡热 摄

  然而20年前,新疆林果种植面积只有300万亩,如今,面积达2110万亩,约占全国林果种植面积的13%,其中红枣、葡萄、杏、香梨、巴旦木、新梅种植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新疆林果业的巨变与“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密切相关,在“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推动下,林果业成为新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2023年7月28日,俯瞰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无人机摄)。艾则孜·沙木沙克 摄

  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是新疆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自1986年工程启动以来,阿克苏地区各族群众通过持续植树造林,已完成造林面积120万亩,其中60%为经济林。当地群众通过发展苹果、红枣、核桃等林果种植,使阿克苏地区成为新疆林果的主产区。

  新疆是我国荒漠化及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达106.86万平方公里。1978年我国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来,新疆各族群众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接续奋斗,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2275.7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03%提高到目前的5.05%,使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带来生态红利的同时,“三北”防护林工程在促进粮食生产和经济林建设上也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新疆已建成农田防护林428万亩,减轻了大风浮尘、低温冻害等恶劣条件对农业的影响,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经济林面积不断增长,2023年全疆林果全产业链产值首次突破600亿元(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有力推动下,新疆走出了一条山绿、林活、农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工人在采挖肉苁蓉(2023年3月13日摄)。且末县河东防风治沙工作站发展梭梭林下接种肉苁蓉,大力发展沙漠经济,实现以林养林良性循环,推进治沙工作更快更好发展。苏鑫 摄

  进入新时期,新疆全面启动“三北”工程攻坚战和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谋划12个重点项目26个子项目。2024年,计划完成荒漠化土地治理450万亩,大力发展以枸杞、沙棘、肉苁蓉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巩固“三北”防护林工程成果,让更多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结出更多“甜蜜果”。

 

  宁夏

  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宁夏日报记者 张唯

  2月28日,在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着春阳渐暖,各类鸟不断来访探春。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泉林场。宁夏日报供图

  继去年10月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现身哈巴湖保护区柳杨堡八字洼硝池滩后,哈巴湖保护区管理局监测人员在不久前再度发现了卷羽鹈鹕的曼妙身姿。近年来,随着哈巴湖保护区通过加强生态修复、强化科普宣传、严格资源保护等有力措施,当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鸟类来此栖息繁衍。

  2023年,宁夏作为唯一全境纳入“三北”工程六期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的省区,是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重要前沿阵地。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沙泉湾毛乌素沙地国家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已成为全民绿化教育基地、治沙模式宣传基地、生态旅游观光基地、沙区生物多样性基因库。宁夏日报记者 王猛 摄

  去年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发挥国家林草局三北局驻地优势,建立局省联合包抓工作机制,并与吴忠市、石嘴山市、鄂尔多斯市、榆林市、庆阳市等相关省区的5个地级市签署毛乌素沙地联防联治合作协议,构建省市携手联防联治机制,合力攻坚作战。有关数据显示,去年,全区完成营造林125.3万亩,草原生态修复28.2万亩,保护修复湿地20.9万亩。

  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努力让宁夏防沙用沙的经验和产业走向世界。

宁夏盐池县干部群众在城北防护林带植树(2023年4月3日摄)。宁夏日报记者 王猛 摄

  “我们计划今年把推进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区建设与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进行有机衔接。”宁夏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林草部门将按照《六盘山生态功能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等8个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开展防沙治沙、防护林、退化草原修复等示范建设。

  此外,宁夏林草局还将成立黄河“几字弯”宁夏攻坚战技术指导服务组,指导各市县区加快推进春季营造林,并在聚焦“四大行动”“五大战役”基础上,确保全年高质量完成营造林120万亩、草原生态修复30万亩任务。

 

  内蒙古

  筑牢祖国北疆绿色屏障

  内蒙古日报记者 霍晓庆 帅政

  作为全国防沙治沙的主战场,内蒙古防沙治沙的奋斗史中,贯穿着内蒙古人的勇气和坚韧。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的贾玉林,三代接力让绿色梦想郁郁成荫;“治沙女王”殷玉珍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创造了让7万亩沙漠变绿洲的奇迹;老党员苏和十年如一日坚守荒漠,人工种植梭梭9万多株,在额济纳旗茫茫戈壁建起一道绿色屏障……内蒙古人用实际行动把绿色种子播撒在北疆大地,筑起了连绵不绝的绿色长城。

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治理人工种草项目区(2023年9月22日摄)。内蒙古日报记者 庄圆 摄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随即,内蒙古从上到下全面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跑出防沙治沙加速度。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刀图嘎查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 贾亦村 摄

  在黄河“几字弯”攻坚区,鄂尔多斯市率先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市级安排配套资金3亿元,通过栽植沙障、造林种草、光伏治沙等措施,日均治理面积超过1万亩。

  在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区,通辽市实施“五个千万”工程,推动沙区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赤峰市在翁牛特旗开展以工代赈试点,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防沙治沙积极性。

  在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区,阿拉善盟聚焦建设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锁边林草带、阻止沙漠东侵南移,布局了“五大战役”。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通过百万亩樟子松工程治理浑善达克沙地,实现了从“风沙源”到“生态园”的绿色蝶变。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 庄圆 摄

  2023年6月以来,内蒙古日均防沙治沙4.3万亩,全区“绿色版图”不断扩大,展现了内蒙古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决心和担当。

  新征程上,内蒙古将大力弘扬“三北精神”,拿出勇担使命的初心,亮出不畏艰辛的决心,坚定信念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把美丽家园守护得更加美好。

 

  青海

  打造防沙治沙新格局

  青海日报记者 叶文娟

  青海省是我国第四大沙区,也是“三北”工程重点省区,是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要地区。为全面打赢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作出青海贡献,青海以“2+1+12+N”防沙治沙新格局,全面开启“三北”工程攻坚战。

青海共和县干部群众义务植树忙(2023年11月17日摄)。青海日报供图

  2023年9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同时启动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青海省大力推进实施“柴达木盆地沙漠边缘阻击区、共和盆地沙地歼灭攻坚区”“青海湖流域沙地综合治理区”2个核心攻坚区和1个协同推进区,强化区域联防联治。

  在全国率先以省委和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建立了青海省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并印发《“三北”工程六期规划青海省实施方案(2021—2030年)》《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青海片区防沙治沙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2023年11月17日,青海省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召开防沙治沙暨三北工程六期观摩推进会。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与“三北”工程区六州政府签订“十四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构建防沙治沙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管理责任制;建立“林草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和“河湖长制”“林草长制”联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双包五联”“五查五促”工作机制,实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

  在防沙治沙工作中,采取“点、线、面”相结合、“锁边、固源、巩固”同发力的治理路径。积极探索“光伏+治沙+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枸杞产业,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与防沙治沙融合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绿化见成效。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截至目前,青海省已完成造林8.31万公顷,其中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片区完成造林1.78万公顷。

 

  甘肃

  首批重点项目如期开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甘肃省荒漠生态系统面积大、类型多,特殊的生态区位和脆弱的生态状况,使得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成为甘肃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甘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着力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三北”工程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河西走廊、陇东黄土丘陵、陇中黄土高原建设区生态治理与保护成效显著。

张掖市民乐县交通大林带穿越在“绿色银行”中。王晓泾 摄

  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国家生态工程,甘肃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为“三北”工程主要建设省份,2023年,甘肃及时启动“三北”工程攻坚战,谋划六期工程项目46个,投资估算245亿元,是前五期工程投资总额的近十倍,全省48个县纳入“三北”工程两大标志性战役范围,首批重点项目如期在环县开工。

祁连山下的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镇泱翔片区田畴如画(2023年8月8日摄)。王将 摄

  甘肃省林草局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签订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治理工程联防联治合作框架协议,庆阳市与鄂尔多斯市、榆林市、石嘴山市、吴忠市等五地签署联防联治协议,建立了跨区域协作机制。

  秉承“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精神,以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为代表的甘肃治沙人,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传奇。

  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徐先英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密林苍翠。王将 摄

  时下,“三北”工程带给甘肃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愈加明显。广袤的甘肃大地上,绿色的梦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截至2023年底,甘肃“三北”地区共完成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任务751.59万亩,其中营造林236.48万亩、退化草原修复493.74万亩、荒漠化治理工程固沙21.37万亩。

信息来源:新疆日报/石榴云
本期编辑:杜明泽


点击下图查看壹号景五期微沙盘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