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石油报通讯员 张紫薇
4月的一天,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一号供汽联合站技术员耿冰正在值班。21时45分,耿冰接到了运行三班巡检工的电话:“8-7-1#锅炉房旁边阀井池正在冒水!”
耿冰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协调车辆,与运行三班副班长王特前往现场查看情况。在路上,他俩基本确认,阀井池冒水是供水管线破损引发的,但具体是哪条供水管线出了问题,还得去现场确认。
抵达现场后,耿冰查看了阀井池冒水情况,并准确判断出了重18井区8—7#主水线的破点。随后,耿冰立即向联合站值班领导汇报,同时与相关科室调度联系,确定前来抢修的挖掘机、电焊车和施工队伍等相关事宜。此外,耿冰还贴心地为相关单位提供了现场行车路线,避免管线抢修时造成其他线路损伤。
接到汇报后,联合站值班领导也迅速到达现场,第一时间与相关人员确认维修方案。联合站注汽任务重,为了不影响重32井区8—7#另外两台锅炉的正常运行,他们决定用最短的时间挖出管线破损点,并对其进行补漏。

一夜抢修后,风城油田作业区一号供汽联合站运行三班副班长王特检查锅炉及周边设备运行情况。张紫薇 摄
次日凌晨2时,挖掘机已经就位,耿冰严格按照作业区作业票实施细则办完了所有手续。很快,挖掘机和施工人员开始挖掘作业。然而,由于供水管线的地理位置比较复杂,地下不仅有电缆、天然气管线,还有下水道排污管线,挖掘机一旦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更大的麻烦。
为了保证施工精度,耿冰细致地指挥挖掘机操作,遇到挖掘机不好操作的地方,就安排人工挖掘。随着一桶桶带着水的泥沙不断从地下运出来,管线抢修工作似乎看到了曙光。
然而,凌晨4时,挖掘作业完成后,耿冰才发现,管线的破损处属于重复破损,已经无法再次修补。
经过讨论,联合站决定采取优先围水坝、避免水漫油井的方法解决当前问题,同时,协调相关科室对8-7#全站停炉,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注汽争夺战就此展开——
电焊车割开供水管线腐烂的破损部分,再焊接新的管子。全部焊接完毕后,施工人员仔细检查了各个焊接口,发现没有漏失后,才开阀门试压。试压成功后,在场所有工作人员长舒了一口气。
伴随着8-7#站锅炉点炉时的轰鸣声,供汽人又忙碌了起来。奋战在一线的员工们宛如戈壁滩上的一道亮丽风景,正为这个春天注入无限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