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和新疆油田勘探开发70周年的历史交汇点,为期8天的“国之重器”名家走进新疆油田采风活动于6月29日圆满收官。来自新疆美术家协会及克拉玛依本土的画家们在炎炎夏日深入准噶尔盆地油田生产一线,以艺术家的敏锐视角与生花妙笔,为石油工业的时代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艺术语言聚焦“国之重器”,不仅是对能源工业硬实力的礼赞,更是对奋斗者群像的深情刻画。此次画家们用国画、油画、版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诠释了“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新疆石油精神。让我们走近这些画家,感受他们挥毫纸间的创作瞬间,看他们如何将石油战线的生动场景转化为彰显“国之重器”的精品力作。

6月21日至29日,“国之重器”名家采风活动走进新疆油田,画家们在“井”色宜人的油田生产现场开展创作。新疆石油报记者 成龙 通讯员 魏琦峻 摄

新疆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新疆油画学会副主席付剑锋在采风现场描绘“磕头机”与巍峨井架。新疆石油报记者 成龙 通讯员 魏琦峻 摄

克拉玛依市美协理事王志山以油彩勾勒钢铁筋骨,诠释新疆油田的雄浑张力与力量之美。新疆石油报记者 成龙 通讯员 魏琦峻 摄

新疆美协副主席、兵团美协主席、中国美协理事秦建新在火烧山油田采风创作,谱写地质奇观与工业图腾的墨韵交响。新疆石油报记者 成龙 通讯员 魏琦峻 摄

新疆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吕建利(左)与新疆美协干部穆原野进行绘画创作,用浓墨重彩绘出新疆油田工业史诗的磅礴气韵。新疆石油报记者 成龙 通讯员 魏琦峻 摄

新疆美协副主席艾力江·买买提用水墨晕染“磕头机”的工业雄姿,探索传统艺术与现代油田的对话。新疆石油报记者 成龙 通讯员 魏琦峻 摄

责任编辑:屈斌 本期编辑:腊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