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刘子楠:以“零误差”定义青春

2025-07-03  


刘子楠在实验室做实验。(图片由本人提供)

【人物档案】
  刘子楠,27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0届毕业生,现就职于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研究院原油评价与化验技术组,任助理工程师。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朱芸 通讯员 秦红艳
  入职5年间,刘子楠从实验室新人成长为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质量负责人,承担公司级项目《EN 16143方法及SN/T1877.3方法对比及应用研究》,作为第一发明人完成“环烷基油多环芳烃检测方法”专利申报,并维护实验室通过CNAS认证复评审。作为技术骨干,她在化验分析与质量管理中努力践行能源报国初心。

抉择:
从渤海湾到戈壁滩

  2016年高考后,刘子楠面临的第一个重大选择,便是去哪里上大学。
  “填报志愿前,我对克拉玛依已经有了足够深入的了解。”刘子楠说,她读高中时有位同学来自克拉玛依,在聊天间无意提前了解到这座石油城市的真实面貌。作为家中独女,父母从未干涉她的选择,“他们非常尊重我的个人意愿,学习规划、职业规划全凭自己决定。我对克拉玛依挺有好感的,祖国的西北部也确实没去过,所以想去看看。”因此,在填报志愿时,刘子楠根据自己的分数和期望的院校档次,填报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化工专业。
  那年,克拉玛依校区第一届共招收480多名学生,女生仅有80多名,女生们自发建了一个名叫“扎根边疆的小花”的微信群,平日里在里面分享学习经验和日常生活。时间长了,刘子楠愈发喜欢这个可爱的群名、喜欢克拉玛依这座城市。“就像这个群名一样,当时我就想好了,如果毕业后需要我留下,那我就在边疆奉献青春了。”这个籍贯黑龙江,在山东读书、成长的北方姑娘如此说。
  2019年秋招季,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的招聘团队比其他企业提前一天入驻了学校,当天晚上就进行了面试。得知消息的刘子楠连提前定做的西装和高跟鞋都没来得及换,穿着衬衫和牛仔裤就和同学一起赶去了。
  看到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的招聘计划与她的专业对口,薪资待遇也符合预期,第二天刘子楠就签下了意向合同,“似乎几年前我就预判了自己的预判,还真的就留下了。”
  2020年毕业前夕,接到克拉玛依校区团委的号召,刘子楠与其他117名决心留在边疆的同学联名致信习近平总书记,立下“扎根西部、奉献青春”的誓言,“当时没想太多,就觉得学校教给我们的知识,总该到需要我们的地方用起来。”

闯关:
从实验室想象到塔林实战

  毕业即出征,刘子楠的职业生涯起点并非窗明几净的实验室,而是装置轰鸣的生产一线。

刘子楠参加技能大赛赛前训练。(图片由本人提供)

  入职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后,迎接刘子楠的首先是3个月的车间轮训实习:分别进入公司炼油一部、二部、三部,由师傅“一对一”带教,全程参与一线操作与巡检。
  这样一个流程下来,刘子楠对炼油一部的蒸馏装置和原油初加工(分馏)的原理、炼油二部的加氢装置及加氢精制的流程、炼油三部的高压加氢装置及在高压环境下对加氢产品进一步提纯的方法等有了初步的直观了解。
  “可能对有的同学来说,理想和现实有着较大的差距,而对我来说,实习过程中接触的一切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实际工作毕竟不同于在课本中学习理论知识,熟悉是因为在校期间的实习经历让她对泵房、催化塔、蒸馏塔有了提前的了解。”
  在学操作、爬高塔等实习过程中,刘子楠甚至还觉得有些幸福。“催化塔被称为‘厂区最美装置’,夜间灯光下,塔的外观看起来‘闪闪发亮’,多美!”直至现在,提及这段实习经历,刘子楠的眼中都闪着光——对自己选择的这份工作,她似乎从未觉得累和苦。

碰撞:
化验台前的精准攻坚

  当真正走进实验室,刘子楠很快发现,科研的战场远不止于宏大构想,更在于方寸之间的毫厘必争。
  实习结束后,公司考虑到其专业对口,将刘子楠分配至了研究院原油评价与化验技术组。
  “上学时,我觉得搞化工方面的科研就是设计新工艺、开发催化剂,工作后才发现,解决一个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同样重要。”2023年,刘子楠获得了公司破格给予她的机会——由她领衔,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公司级项目《EN16143方法及SN/T1877.3方法对比及应用研究》。
  开展这项研究,是因为当时公司橡胶增塑剂产品环烷基的特性,使应用欧盟标准EN16143方法测定油品中8种有毒多环芳烃前处理和谱图分析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一定程度影响产品正常生产及出厂。
  针对这一问题,刘子楠带领团队设计多维度实验方案,涵盖温度梯度、压力范围及原料适应性等变量实验,并不断优化萃取条件。项目开展期间,刘子楠和团队还联系国内多家实验室和企业单位,寄样给他们进行实验室间比对。最终,该项目历时1年圆满完成。
  基于该项目内容,刘子楠还主导了“环烷基油多环芳烃检测方法”专利申报。该项工作不仅仅是方法的完善,对于橡胶油生产工艺优化和产品升级中关键指标控制及时响应国际市场需求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把关:
天平之上守护质量生命线

  2023年,刘子楠接手了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原油及石油产品测评中心(CNAS L3156)实验室CNAS认可资质维护工作,成为该实验室的质量负责人。
  从技术攻关转向质量管理,刘子楠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深知精准数据的基石在于严丝合缝的质量体系,这又是一项不容有失的新考验。
  该实验室持有CNAS国家级资质认证,这意味着经这个实验室检测的每份报告都具备法律效力,检测结果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官方认可。作为质量负责人,刘子楠的核心职责是完善并维护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规性。也就是说,从人员管理、设备计量校准到物料合规管控、方法验证优化、环境条件监控,方方面面都需要她操心。
  为了做好这个负责人,小到一个容量瓶的计量检定证书、标准溶液的来源去向,大到危化品的储存与使用,刘子楠都亲力亲为。
  2024年,刘子楠与团队迎来了CNAS实验室复审。她和团队成员严阵以待、认真准备,向评审组提交了200余份文件。专家通过现场观察、文件审查、人员考核等多种方式,对中心的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检查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均符合CNAS认可准则的要求,同意推荐其通过复评审。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虽然我的工作环境不像一线工人那般寒暑两重天,但在每一个加班摇晃分液漏斗、记录实验数据的夜里,我的信念都是一致的:扎根西部不是口号,而是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这也是我对‘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更深层次的理解。”刘子楠说。

目标:
在检测中追求“零误差”

  5年磨砺,从技术新兵到质量把关人,刘子楠心中那份为边疆石油石化事业提供精准数据的信念愈发坚定,也为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标。
  谈及未来,刘子楠目标明确:把班上明白。
  在刘子楠看来,加班这件事不能与枯燥疲累画等号,因为单位像家,在单位加班就约等于回家。“在克拉玛依,给予我最多帮助、陪伴的,带给我最多温暖、感动的,是公司的领导和同事,只要和他们在一起,无论是攻坚大项目还是加班做实验,都有一种家一样的氛围。对我来说,公司就像是给我这个外地人托底一样,有家的味道。”
  因此,把班上明白,是刘子楠对公司表达感谢的方式,“公司充分信任我,给了我成长和成才的舞台,我必须拼尽全力,学习再学习,真正成为‘可堪大用’的人。”
  与此同时,刘子楠希望进一步加快推动“环烷基油多环芳烃检测方法”成为行业标准,“我们将持续深化‘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路径,助力公司环烷基橡胶油产品产业迈向国际高端市场”。
  接下来,她还计划攻读在职研究生,深耕油品质量分析领域,“西部石化行业需要更多‘检测精度达0.001%’的技术人员,我要用数据为每一滴原油的质量背书!”
  工作之余,她在自己购买的新房里养了一只金渐层猫,作为她在克拉玛依这座城市的“亲密伙伴”。“父母常说,我在克拉玛依找到了事业与生活的平衡点。我想,这就是扎根边疆的意义——既有仰望星空的豪情,更有脚踏实地的耕耘。”

责任编辑:刘奎
本期编辑:王丽媛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