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日报讯(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张悦 通讯员 李铎)近日,克拉玛依区人民法院对一起因中介公司截留定金引发的合同纠纷案件作出终审判决(二审维持原判)。该案通过明确中介服务权责边界,为规范房产中介市场行为提供了司法指引,也为市民签订中介合同敲响了风险防范警钟。
2024年6月,市民庄某通过当地某房屋中介公司看中一套二手房,与房主刘某在中介公司的见证下签订了《房屋买卖三方合同》。签约当日,庄某向中介公司支付了1万元定金,委托其转付给刘某。不料,该房屋因涉及司法查封无法办理过户,三方协商解除合同后,刘某将1万元定金通过中介公司退还庄某,却被中介公司以“服务费”名义截留。庄某因迟迟未收到退款起诉刘某,法院判决刘某双倍返还定金共计2万元。刘某认为,中介公司的不当操作导致自己额外承担1万元损失,遂将中介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返还截留款项并赔偿损失。
克拉玛依区人民法院法官审理查明,中介公司不仅提供房源匹配等媒介服务,还负责定金转交、协助过户等履约辅助工作。法院指出,该中介公司在明知1万元系返还定金的情况下擅自截留,既未及时退还庄某,也未履行告知义务,主观存在明显过错。结合中介公司实际提供的服务内容,法院酌情判定刘某支付2000元中介费。中介公司除应当向刘某退还8000元定金之外,还应当向刘某赔偿1万元损失。
法官说法
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一份权责清晰、公平合理的中介合同是保障交易顺畅、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
签订中介合同的当事人应注意三点:一是明确服务范围,在合同中详细列明中介提供的服务项目,避免权责模糊;二是规范款项流转,对于定金、房款等资金,应约定明确的支付路径和转交时限,建议通过监管账户或直接支付方式操作;三是留存履约证据,妥善保存沟通记录、付款凭证等材料,便于发生纠纷时举证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