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石油报讯(通讯员 李琳慧子)截至7月7日,百口泉采油厂玛湖油区玛2井区小井筒宽幅潜油电泵举升试验在MaHW2024井平稳运行10天,达到预期效果。该试验采用无杆泵工艺技术挖掘油井潜力,解决管柱偏磨导致的检泵周期短问题,为玛湖油田高效开采提供了新方案,属于新疆油田深井举升突破性技术应用。
近年来,玛湖油田受转抽井数量逐年增多、泵挂深度持续加大、复杂工况占比上升等因素叠加影响,检泵周期呈缩短趋势。针对这一问题,百口泉采油厂生产技术部、油田工艺研究所围绕玛湖开发方式与供排矛盾开展系统分析,相继实施泵挂深度优化、沉没度动态调整、防蜡防垢工艺改进、抽汲参数适配及杆柱组合强化等针对性措施。但受特低渗储层复杂流固耦合效应、非均质地层应力引发的杆管动态偏磨以及结蜡结垢载荷波动与含砂流体冲蚀的多重因素制约,常规有杆泵举升系统适应性短板凸显,检泵周期改善效果未达预期。
面对技术瓶颈,该厂工程技术团队迎难而上,持续深化技术攻关。在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部、采油工艺研究院(监理公司)的支持下,历经两年联合攻关,该厂于2025年引入小井筒宽幅潜油电泵技术,并选取MaHW2024井进行试验。
试验井MaHW2024井位于玛湖凹陷斜坡带玛2井区百口泉组油藏,储层埋深3502米,为受岩性—构造控制的中深层特低渗透稀油油藏。产能初期配套14型抽油机,随着液量不断下降,短时间内举升效率快速降低,泵效与系统效率稳定难度大。2024年5月至2025年4月期间累计检泵6次,平均检泵周期仅61天,具备试验条件。
该项新型工艺技术在百口泉采油厂玛湖油区首次应用,实现了技术和效益赋能,突破了深层特低渗油藏流固耦合强干扰与杆管系统高失效的技术壁垒,形成无杆直驱举升、宽幅工况适配及智能动态调控的一体化技术方案,填补了复杂井筒条件下长效举升的技术空白,改善了特低渗油藏高维护成本、低开发效益的现状,为玛湖油田深部复杂油藏探索长效、经济、智能举升新路径提供了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沙露
本期编辑:何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