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日报讯(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寇瑜 凯尤木江)7月22日,第六届“上海—克拉玛依文学周”活动之一——纪实文学集《石油脊梁》改稿会在市图书馆举行。来自上海的知名作家、编辑与克拉玛依本土作家汇聚一堂,共同研讨打磨这部记录城市记忆与石油精神的力作。
改稿会上,中国作协会员、《上海文学》杂志社原资深编辑徐大隆,中国作协会员、上海市作协理事施跃鸣,中国作协会员、《新民晚报》原记者朱全弟等专家与《石油脊梁》的作者们展开深入交流。专家们围绕作品主题立意、人物塑造、叙事结构与语言表达等方面,提出了精准中肯的修改意见,为提升作品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悉,“上海—克拉玛依文学周”是深化沪克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自2018年“上海作家克拉玛依创作基地”揭牌以来,该文学周已成功举办5届。5年间,上海优秀作家、学者、编辑通过讲学、采风等形式,持续为克拉玛依文学创作注入活力,推动我市文学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年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70周年,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精心策划实施了“《石油脊梁》一剧一书”重点文艺项目。该书收录30篇作品,聚焦30位为克拉玛依石油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典型人物,分设“枪杆换刹把”和“图纸变油田”两个专辑。全书力求融合翔实史料与生动文学笔触,通过见人、见事、见精神,让历史人物跃然纸上,深刻诠释克拉玛依精神,讴歌老一辈石油人“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英雄气概和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
《石油脊梁》进入出版前关键改稿阶段。
“改稿会上,专家指导给了我们很大启发。”该书作者之一、克拉玛依作家熊晓丽说,“我们将认真汲取意见,对作品再打磨、再提升,更生动地展现老一辈石油人献身祖国的初心,让新一代读者深刻理解这座城市的根与魂。”
徐大隆说:“这部作品让我们对石油工人的伟大奉献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克拉玛依作家是新时代石油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期待《石油脊梁》这部承载厚重历史与奋斗精神的作品走向全国,让更多人感受到老一辈石油人为祖国建设作出的伟大奉献。”
本次改稿会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克拉玛依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联、市(石油)作家协会承办,市图书馆、市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申广志工作室协办。

责任编辑:陈晓丹
本期编辑:杨艺佩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