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石油报通讯员 汪凤
准噶尔盆地持续高温,油田岩心取样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近日,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油田岩心选样人员胡亮和贾克瑞深入沙漠腹地,在风城9井完成了一次关键岩心的取样任务。
清晨,胡亮和贾克瑞清点设备、身着红工装踏上征程。“司机师傅,这大热天,轮胎气压多留意点,咱不赶时间,安全第一。”上车前,胡亮特意叮嘱了一句。车子离开驻地,一头扎进茫茫戈壁。
通往井场的土路坑洼不平,车子颠簸得厉害。胡亮和贾克瑞紧盯着窗外,“这探井位置偏,岔路多得像迷宫,错过一个标志物就可能绕半天。”贾克瑞边说边辨认着远处模糊的电线杆和零星的耐旱植物。沙漠深处,找对路是关键。
经过3个多小时的跋涉,目标井架终于出现在视野尽头。一下车,热浪扑面而来,井场地表温度已接近40摄氏度,阳光晒得皮肤发烫。顾不上歇口气,两人与现场地质员对接后立即投入工作。
两人配合默契——搬运岩心盒、整理岩心块、核对岩心序列。贾克瑞蹲在滚烫的沙地上,凑近岩心盒,一手翻着描述单,一手拿起一块块岩心,仔细端详颜色、纹理,不时将岩心凑近鼻子闻闻有没有油味,并用手指搓捻着颗粒粗细。“样品代表性关乎后续成效,容不得半点马虎。”他一边挑,一边跟旁边的胡亮念叨着。胡亮则半蹲着,在记录本上飞快地写下井号、深度、岩性、含油性,汗水顺着额头流下来,洇湿了纸页。
3小时后,选样工作告捷。骄阳依旧似火,两人迅速整理设备,怀抱珍贵的岩心样品踏上归途。
进入6月,准噶尔盆地热浪滚滚。像胡亮和贾克瑞这样的岩心取样人,顶着酷暑,已经完成了中佳131、庙探1、哨东1、风城9等10口井的取样任务。他们用扎实的脚步和细致的观察,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着最基础也最关键的“地下情报”。

责任编辑:屈斌
本期编辑: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