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解码克拉玛依精神 | 音符世界里的城与人

2025-08-18  


●曹培强

  作为一名优秀的克拉玛依人,中国音乐学院作曲博士、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教师贾悦用音乐作品抒发着她的深情。在她的音乐世界里,克拉玛依从来不是一个遥远的地理名词,而是流淌在旋律中的精神血脉。这座从戈壁荒滩上崛起的城市,将坚韧、赤诚与创新的基因,悄悄注入她的生命,最终化作音符里的磅礴力量。

  贾悦的音乐创作,生发于她心中的无限热爱。这种热爱源于她对大美新疆的依恋,源于她对家乡克拉玛依的热爱,源于她对各族同胞事业发展和伟大创造的精彩呈现。故乡的天山、故乡的大漠、故乡的民族风情是她心中的音乐之泉时刻抵达的地方。

  贾悦的音乐理想,寄托着她心中的崇高信仰。她的心中有家,克拉玛依是她可爱的家乡。在北京求学和工作期间,她用作品抒发着对艺术的追求。她的作品中浸润着浓郁的新疆音韵,管弦乐尤其是弦乐突出了新疆音乐的特点,作曲的现代手法新颖独特,呈现着对大美新疆和克拉玛依的赞美和期许。

  克拉玛依精神中最动人的,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勇气。当年创业者们在“没有草没有水”的土地上建起油田新城,这份魄力在贾悦的音乐生涯里清晰可见。从拖着比自己还高的电子琴在雪地里跋涉,到父母借钱从乌鲁木齐运回钢琴时的郑重,再到面对学琴瓶颈时仍坚持求学的执着,她像家乡的开拓者一样,在音乐之路上不畏挑战、辛苦求索。这种不畏艰难的韧劲,正是克拉玛依人“啃硬骨头”精神的延续——就像她形容家乡人“有坚硬的果核”那样,面对原则与目标,从不让步。

  而克拉玛依的包容与热忱,更成了贾悦音乐的灵魂底色。新疆的天山戈壁、民歌旋律,在她笔下化作《丝鸣鼓琅》里的手鼓节奏、《那拉提狂想曲》中的草原欢歌。当她把克拉玛依文联老师赠送的泛黄民歌集视若珍宝,当她在音乐会上不自觉地跟着节奏踮脚,那份对家乡文化的赤诚,恰如克拉玛依人“交心就掏心”的热肠。她的音乐里没有空洞的技巧,只有从土地里生长出的真挚——这正是这座城市最珍贵的品质:在硬朗的外表下,藏着对家乡最深沉的爱。

  贾悦计划为克拉玛依创作作品的承诺,更显其与家乡的精神共鸣。就像《克拉玛依之歌》里“从荒凉到美丽”的史诗,贾悦的音乐之路也是一部微型的城市成长史:以坚韧为笔、以热忱为墨,在时光的五线谱上,续写着属于克拉玛依的新乐章。她不仅是作曲家,更是城市精神的传声筒——她用音符告诉世界,这座城市的灵魂,永远滚烫。

人物简介:

  曹培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研究》《红旗文稿》等杂志上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编写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系列读物及教材16部,主持或参与教育部、北京市、中国石油、学校等课题研究近20项,获得学校“优秀教师”“十佳教师”“师德标兵”称号,以及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师德先锋”称号,是天山研究院特邀专家。

责任编辑:武海丽
本期编辑:杨艺佩杉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