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张洁英 田华英 通讯员 艾启月 苏昶
骄阳似火,炽烈的阳光倾泻在准噶尔盆地广袤的土地上。在这充满生机的季节,历经40多年勘探开发的玛北风城组页岩油会战现场传来捷报:5月下旬,夏204X井实现峰值日产油超300吨的历史性突破!截至当前,该井累计产油量已突破1.2万吨。

玛页104井现场。卢杰铭 摄
夏204X井所呈现的“双高特征”(高峰值产量、高稳产周期)是准噶尔盆地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里程碑式突破。这是玛北页岩油一体化项目组成立以来,继夏216、夏217井等多口井取得突破后的又一重要成果。从单井高产到规模增储,从技术攻坚到效益建产,玛北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历程,正是中国石油人以一体化协同之力破解“卡脖子”难题、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屏障的生动实践。
而突破300吨峰值日产这一国内陆相页岩油新标杆,更奏响了玛北风城组页岩油效益开发的嘹亮序曲:它不仅是单井的重大突破,更是对新疆油田油气勘探开发科研将士们深化地质认识、创新技术实践、精细刻画甜点区的最佳回馈。它有力印证了玛北地区上亿吨级资源规模潜力,是新疆油田公司向建成世界一流五千万吨综合性能源公司迈进的强劲步伐,更是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关键支撑!
使命领航:
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基石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原油对外依存度长期超过70%,能源安全的压力如芒在背,时刻警醒着筑牢能源防线的紧迫性。
2010年起,美国率先凭借“页岩油革命”实现了能源独立,从昔日的能源进口大国彻底转型为能源输出国,由此重塑了世界能源格局。这一变革既为我们带来启示,也让保障能源安全的命题愈发凸显。
我国陆相页岩油资源禀赋优厚,储量位居世界第三。目前国内已在6大盆地发现页岩油资源422亿吨,其中准噶尔盆地以超30亿吨级资源量占据重要一席,而玛北地区风城组以超5亿吨的体量,成为中国石油集团和新疆油田公司原油增储上产的关键接替领域,勘探开发潜力亟待释放。面对“国内2亿吨”原油产量底线的战略目标,中国页岩油的勘探开发之路,已然成为守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抉择,更是肩负时代使命的坚定行动。
根据新疆油田“2112”战略部署,玛北页岩油上产规划已明确:计划三年内实现整装探明亿吨级储量。这一加速上产的节奏,对规模增储目标的实现与效益开发方案的制定提出了更高要求。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油藏勘探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历经40多年的持续探索,实现了从常规构造油藏向非常规页岩油藏规模增储上产的跨越。玛北风城组页岩油藏规模勘探始于2018年,在“源储耦合、有序聚集”的全油气系统理论指导下,首口页岩油风险探井玛页1井在风城组试获高产工业油流,首次证实了源内页岩油的可采性。2022年以来,新疆油田油气勘探科研人员通过加强页岩油成烃、成储研究,深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精细解剖地质、工程甜点及储层改造工艺,通过“七性关系”联测实验完善甜点评价技术,更新迭代甜点表征方法,积极探索效益动用方式,实现了甜点的分区划带,高效指导玛北风城组页岩油藏资源升级动用。

玛页1先导试验区钻井现场。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闵勇 摄
然而,玛北风城组页岩油藏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堪称“地质博物馆”:其埋深普遍超过4500米,局部可达5500米;岩性组成复杂多变,如同“万花筒”;储层孔隙度普遍低于5%;岩石抗压强度最高达344兆帕。面对如此复杂的超深层碱湖陆相混积型页岩油藏,常规勘探开发技术体系屡遭挑战——直井产能差异极为显著,单一学科技术攻关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正如勘探开发研究院企业高级专家许长福所言:“该区域的每一口井都构成一项艰巨挑战,仅凭单一专业视角进行攻关,无异于‘盲人摸象’,难以把握油藏整体特征。”

玛页1先导试验区科研人员取心现场。王熠 摄
一体攻坚:
破解超深复杂储层难题
中石油“页岩油革命行动方案”明确2030年页岩油产量达到1250万吨,新疆油田肩负重任;新疆油田“2112”战略更是将页岩油纳入2000万吨产量布局。玛北页岩油2032年跨越200万吨的产量目标,绝非简单的数字承诺,更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新疆担当”。

玛页1先导试验区现场。张巍 摄
2025年7月9日,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专门针对玛北风城组页岩油勘探开发情况报告作出批复:“热烈祝贺,要认真总结,寻找规律性认识,加强攻关,不断迭代,缩小与北美页岩油的差距,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份嘱托为玛北页岩油的攻坚之路指明了方向。
国家战略的迫切需求与开发难题的现实挑战,催生出一体化机制的破局之路。2025年,面对“整装探明超亿吨、2030年产量破百万吨”的硬任务,新疆油田公司组建了玛北页岩油一体化项目组。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玛北页岩油一体化项目组是玛北页岩油一体化专班(1.0时代)的升级版。2022年,玛北页岩油一体化专班(1.0时代)率先探索成立,聚焦凹陷区、斜坡区和掩伏带,实现研究与部署无缝衔接,成功提交超亿吨级的控制、预测储量,为后续攻坚奠定了基础。
升级版玛北页岩油一体化项目,抽调了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7个所、中心及相关单位的核心骨干,在新疆油田公司各领域专家的带领下,聚焦井位、储量、方案三大核心任务,采取“集中办公+后方支撑”模式,以效益建设为目标,通过“一套人马、一张蓝图、一贯到底”的协同模式,全力冲刺玛北页岩油效益产能建设征途。
与项目组同步成立的还有临时党支部,以“三融”文化(融合:站在一起;融情:想在一起;融创:干在一起)为党建品牌,聚焦玛北页岩油规模增储新领域展开集中攻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强大精神动力,让团队在4500米以下的深层“战场”始终保持昂扬斗志与奋进姿态。
走进玛北一体化项目组集中办公区,地质、工程、测井等专业人员围坐讨论的场景随处可见。这个由27名核心骨干集中办公、41名后方专家支撑的团队,打破了探、评、产分阶段的“接力棒”模式,用“一全六化”系统工程方法重塑开发流程——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纲,一体化统筹、专业化协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支持、数字化管理、绿色化发展多轮驱动。
“以前地质勘探、油藏评价、工程打井各管一路,现在从勘探到评价、从井位设计到产能评价,我们攥成了一个拳头。”项目组成员、勘探开发研究院油藏评价研究所所长、项目组临时党支部书记陈晓轩的话道出了一体化模式的核心优势。
陈晓轩说,玛北一体化项目组一经成立,团队迅速进入会战鏖战模式:大家常笑着调侃时间紧任务重,行动上却毫不松劲,常常在深夜的灯光下持续钻研,连轴奋战成了日常节奏……
走进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信息楼的437协同办公室,不大的空间里,7台电脑背对背靠墙排开,7位研究人员被海量数据环绕。墙上“玛北会战鼓角响增储上产铸荣光”的标语格外醒目,默默见证着团队全力以赴的坚守与担当。
硕果盈枝:
擎画百万吨级建产蓝图
一体化机制的强大效能在玛北页岩油的开发成果中得到充分印证。2025年部署的控边直井,从前期的靶点优选到后期压裂方案,地质与工程人员全程开展同步建模、动态调整,最终实现试油全部获工业油流,成功率达到100%。这些亮眼的数字背后,正是“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动诠释。
在技术攻关的关键战场,一体化机制的优势更加凸显。面对玛北页岩油“埋深大、岩性杂”的难题,项目组打破领域壁垒,整合各专业专家资源,对尘封多年的岩心资料展开深度挖掘与系统分析,创新测井解释模型,成功实现甜点纵向连续表征;针对开发目标“物性差、强度大”的挑战,团队借鉴玛页1井“多级分层压裂”的成功经验,迭代升级形成适配性更强的体积压裂技术体系,夏204X井因此创下超300吨的国内陆相页岩油单井日产新纪录。
开发成果的成绩单上,另一组数据更是令人振奋。截至目前,玛北地区日产油突破500吨,形成了超亿吨级资源场面。2025年新完钻的夏213井钻遇高压油层,现场油气显示活跃,为后续开发带来了更多突破的曙光。
在玛51X井区,试验井组展现出强劲的生产潜力,日均产油同样超300吨,且地层压力稳定在31.7—40.1MPa,充分印证了“井组集群开发”模式的良好前景。按照“平面先优后劣、层系先下后上”的部署思路,项目组在玛51X—丰探1井区优选一类开发区块,规划部署30口水平井,为2028年实现百万吨上产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储量研究同样捷报频传。2025年,玛51X—丰探1井区下甜点成功落实探明储量超亿吨,经济可采储量超千万吨;玛页1井区控制储量超亿吨,风城5井区预测储量近亿吨。这些不断攀升的数字,正将“资源潜力”稳步转化为“储量底气”,为国家页岩油战略储备提供坚实支撑。
更深远的意义体现在技术突破的辐射效应。项目组承接的国家专项《准噶尔盆地二叠系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技术与集成示范》,已在富集规律研究、地质力学建模等六大课题取得重要进展,构建起超深层页岩油高效开发技术体系。这一成果不仅服务于玛北的开发实践,更旨在为全国陆相页岩油开发探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疆方案”。
玛北的戈壁旷野上,抽油机的剪影与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在这里,每一滴奔涌的原油都承载着“能源自主”的深沉家国情怀。当夏204X井的原油奔涌而出时,《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声里,不仅藏着新疆石油人的初心使命,更饱含新疆儿女对国家的赤诚热爱。按照规划,玛北页岩油将在2030年突破百万吨产量,2032年突破两百万吨并实现稳产。届时,这片广袤戈壁将建成我国西部重要的页岩油生产基地,为新疆打造“能源战略高地”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夏215井的稳步上产到夏204X井的高产突破,从超亿吨资源量的精准圈定到百万吨产能的科学规划,玛北页岩油一体化项目组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在准噶尔盆地书写着新时代的能源篇章。这篇章里,有国家能源战略的宏伟蓝图,有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更有新疆油田石油人用青春与智慧铸就的能源安全长城。
站在新起点,玛北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已进入关键攻坚期。一体化项目组将继续锚定“2112”战略目标,以“4321”工程为引领,全力打造基础理论、开发模式、高产高效、工程技术、绿色智能五项示范工程,让“黑色黄金”在戈壁深处绽放璀璨光芒,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美丽新疆注入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王雯婧
本期编辑: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