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银发丹心传薪火 红歌嘹亮谱新章——访克拉玛依油韵合唱团

2025-07-10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侯婧婧
  虽已两鬓染白霜,却用歌声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退休不褪色”的誓言,这就是克拉玛依油韵合唱团。
  自2022年9月成立以来,这支合唱团在成长之路上不断突破,奏响了一曲激昂的红色主旋律。

零基础逐梦舞台

  油韵合唱团的成立,源于一群怀揣歌唱梦想与红色情怀的退休人员。
  “成立之初,合唱团98%以上的成员都没有专业的音乐基础,但大家对合唱的热情,让我们决定一起踏上这段音乐之旅。”油韵合唱团团长郭晓玲道出初创时期的艰难。
  不同声部节奏与旋律的交织,既要保持各自特色,又需和谐相融,有时,合唱声部会多达6个,这对于一群合唱“小白”来说,无疑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郭晓玲和成员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逐个击破难题。在教学开始之前,郭晓玲会提前录制好歌曲各声部音频和歌谱发给学员预习。课堂上,郭晓玲带领不同声部的成员进行练习。除每周两次课程外,成员们经常利用下课时间加练。
  过程是艰难的,收获是可喜的。成员杨芳说:“学习《如愿》时,郭老师带着我们从分声部练习到完整合唱,3节课就完成一小段,那种成就感难以言表!”
  凭借不懈努力,油韵合唱团在各类演出中大放异彩。无论是克拉玛依老年大学的汇报展演、市文化馆的文化活动还是哈巴河县的交流演出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一路走来,油韵合唱团已从最初的70名正式成员到如今超百人,大家对合唱的热爱始终如一。“合唱对我们来说,早就不是简单的爱好,而是把一群陌生人拧成一股绳的‘红色纽带’,只要这歌声不停,我们对合唱的热爱就永远不会褪色。”成员陈宏说。

油城文韵传四方

  5月30日,“弦歌和鸣舞盛世・文化交流谱新篇”克拉玛依油韵合唱团交流演出活动在哈巴河县拉开帷幕。

5月30日,“弦歌和鸣舞盛世・文化交流谱新篇”克拉玛依油韵合唱团交流演出活动在哈巴河县拉开帷幕。(图片由油韵合唱团提供)

  《清清的克拉玛依河》展露出克拉玛依的秀美风光,《如愿》勾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晚风吹过哨塔》借激昂的和声描绘戍边生活……嘹亮的歌声穿透哈巴河的夜空,现场群众纷纷举起手机拍摄,热烈的赞叹声此起彼伏。
  “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具有石油特色和守边望月的红色的歌曲,在弘扬石油精神的同时也向戍边战士们唱着他们心中的歌、以表对他们崇高的敬意。”成员梁重生说。
  这已经不是油韵合唱团第一次化身文化传播大使,此前,他们还曾前往塔城地区、独山子区等地进行文化联谊演出,为各族群众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每一场精彩呈现的背后,都是成员们不计回报的付出。成员王怀荣回忆说:“筹备演出期间,大家都主动牺牲休息时间。有位学员在母亲手术当天,依然坚持参加汇演,这份坚持让我们深受感动。”
  值得一提的是,外出演出时,成员们会参观当地的红色记忆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和博物馆。成员邢永生对此感触颇深:“这些活动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从舞台演出到文化传播,从团队奉献到精神传承,油韵合唱团正以歌声为纽带,持续奏响红色文化的时代强音。

银发丹心续华章

  “而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愿你所愿的笑颜,你的手我蹒跚在牵,请带我去明天……”6月12日11时,市文化馆,乐声顺着门缝流淌而出,厚重的男声和清亮的女声交织成网。循着歌声推门而入,眼前是成员们专注排练的身影,他们沉浸在旋律中,用歌声传递着对先辈的敬仰、对继承与传承担当、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这份深情并非偶然。“每学期开学第一课,合唱团都会对大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家珍惜当下美好生活,传承红色基因。”成员马祥琼说。
  在歌曲的选择上,油韵合唱团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无论是咏唱《黑走马》等颇具民族特色的歌曲,还是以《天耀中华》的旋律礼赞祖国母亲,每次合唱,成员们都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心中扎根更深,也让这份炙热的种子撒向远方。
  “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我们依然有责任,也有能力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成员李小青坚定地说。成员们不仅自己不断接受红色教育熏陶,还通过自身言行影响下一代和周边的人。他们用退休后的时光,将合唱团变成流动的红色课堂。
  代际传承的同时,合唱团也成了这些银发歌者的精神乐园。在团队中,成员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在合唱团里,我们不仅找到了快乐,更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使命。”正如成员游锦绣说。
  从零基础起步到舞台绽放,从文化传播到精神传承,油韵合唱团的成员们用歌声与行动,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责任编辑:王雯婧
本期编辑:王若惟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