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
姓名:陈德胜
年龄:87岁
职务:原准东勘探开发公司32845钻井队队长
荣誉:1994年获得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95年获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从转业军人到专业技术过硬的钻井工人,从雄心壮志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者,今年87岁高龄的陈德胜亲眼见证了准东油田从“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不毛之地,变成井架林立的产油区的全过程。
1960年3月,22岁的陈德胜转业到克拉玛依油田,成了一名修井工。1964年,他又成了钻井工人。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彩参2井的出油,准东油田再一次进入发展“快车道”。1992年,陈德胜已经54岁,是当时全国年纪最大的钻井队长。在他的带领下,32845钻井队在这一年的总钻井深度成功突破万米进尺大关。
“我对钻井有很深的感情,能多干就多干点。”陈德胜立下了“大干九三年,实现四万八”的豪迈誓言。
“任务艰巨,没有时间松懈。”1992年12月底,不少井队职工都冬休了,而作为唯一一支没有冬休的钻井队,陈德胜带领队员坐上了前往彩南油田的送班车。他们要为准东勘探开发公司1993年第一口钻井做准备。
要多打这几万米的进尺,陈德胜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准备。常年和钻井架子打交道,陈德胜知道彩南油田属于钻具好打,但极易发生井漏的片区,如果要完成“四万八”的进尺目标,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一技术难题。
在和泥浆工反复试验后,陈德胜决定采用随钻堵漏、提前堵漏的新工艺。这套工艺为32845钻井队在该年工作中创造了良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当年年底,陈德胜算了一笔账,仅使用新工艺一项,就为井队节省了420余万元的经费。
1989年,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等问题,陈德胜开始摸索实施“党员责任区”工作制度,实行以工种为主的分区承包制,并通过“党员带队员”工作模式,做好“传帮带”工作。
相关制度落地后,大家不仅明确了个人职责,工作积极性也有所提高。在新制度带动下,工作成效节节攀升。1993年,陈德胜带领32845钻井队完成进尺6.2万米,所钻的26口井合格率达到100%,优质率达80%以上,为彩南油田“两新三高”上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60岁的陈德胜完成使命,从准东勘探开发公司保温大队党总支书记一职退休,安享晚年。
作为一名“油一代”,陈德胜用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和精益求精,在准东这片热土上实现了“我为国家找石油”的誓言,他总是说:“我这辈子,值了!”
(原载于克拉玛依日报2023年特刊《激流勇进》稿件《无悔热血人生》,作者 杨艺佩杉 陈婧,本文有删减)

责任编辑:姜蕾
本期编辑:杨艺佩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