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克拉玛依创新机制织密法律援助“保障网”

2025-08-25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寇瑜

  如何让法治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位群众身上?克拉玛依市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作出了回答:在全国首创“个人法律费用保险制度”;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优化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特殊群体;构建“线上+线下”全时空法律服务网络……一项项扎实有效的举措,将依法治市理念镌刻在城市发展的每一处细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真没想到,这个保险制度这么给力,我一分钱没花就打赢了官司。”8月17日,克拉玛依市民讲起自己的经历,感谢之情溢于言表。

  2024年8月,张爱香在克拉玛依市某小区门口被一辆轿车撞伤,医院诊断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被鉴定为十级伤残。就赔偿问题,她与肇事者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借助“个人法律费用保险制度”,她获得了免费的法律维权服务,拿到了13万元赔偿款。

  2015年,克拉玛依市在全国首创个人法律费用保险制度。市、区两级政府每年共出资150万元,为全市范围内的老人、儿童、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等统一购买法律费用保险。当受保群众遭遇法律纠纷时,由保险公司以理赔形式,为其支付法院诉讼费、执行费、司法鉴定费乃至律师代理费等费用。

  “这项制度让老人、儿童、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等不花钱就能打官司,通过市场化机制,辅以合理的案件补贴标准,极大地调动了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有力保障了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质量。”克拉玛依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这项制度还将值班律师补贴等纳入理赔范围,进一步拓展了法律援助的外延,该项制度于今年4月荣获第七届全国法治政府奖。

  克拉玛依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针对不同群体的法律服务需求,精准施策,优化服务方式,确保法律援助的温度和精度。

2023年5月,我市法治工作者向市民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非尔代维斯·热夏提 摄(资料图)

  2025年4月,克拉玛依市在全市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实事项目,将家暴、校园霸凌、欠薪等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实行“应援尽援”。同时,将劳动保障、婚姻家庭、网络购物纠纷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的补充事项范围,让法律援助覆盖更广、服务更深。

  2020年起,克拉玛依市在全疆率先启动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实现了从案件侦查、起诉到审判三个阶段的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

  为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前沿,克拉玛依市按照“两高三部”要求,在法院、检察院、看守所、信访局等机构设立了12个法律援助工作站,通过派驻值班律师,为当事人提供便捷、免费的即时法律咨询。

  同时,克拉玛依市全面打造“线上+线下”的全时空法律服务网络。线上,择优选派专业法律工作者入驻“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提供零距离在线解答;线下,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均有值班律师提供面对面咨询。同时,克拉玛依市通过建立通报、约谈和年度考核机制,确保服务热线接通率和群众满意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

  2025年上半年,克拉玛依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指派案件558件,提供法律咨询2284人次,成功调解各类纠纷2385件,依法治市、法治惠民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来源:石榴云客户端
本期编辑:何沐芸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