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
张骏成,市第一中学英语教师,校级教育家书院院长,自治区“天山英才”班文莉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陈晓丹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已不止于单词的记忆和语法的掌握。面对阅读材料篇幅翻倍、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显著提高、评价体系全面升级的挑战,学生该如何利用暑假时间,顺利实现初中到高中的学习过渡?张骏成提出了相应建议,并给出了科学预习方案。
高中英语适应难?
两大问题待突破
在英语学习中,高一新生遇到的普遍适应性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是阅读速度与深度不足。高中英语阅读材料的篇幅是初中的 2—3 倍,话题涵盖科技、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词汇量也大幅增加。不少学生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即便能够浏览完毕,也往往只能领会字面意义,难以洞察文章的内在逻辑及作者的观点立场。
二是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有所不足。在初中阶段,教师通常会细致安排预习、复习以及作业的反馈任务。然而,高中学习更强调学生的自主规划能力,部分学生因缺乏时间管理能力,导致出现课堂学习效率不高、课后作业累积的问题,进而引发学习焦虑。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首先是高中知识密度显著增加。初中英语更侧重基础知识的重复巩固,而高中则是在基础上进行体系化拓展,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更强,需要学生建立知识网络。
其次是学习目标的转变。初中英语学习以 “掌握基础技能” 为核心,而高中更强调 “综合运用能力”,比如阅读不仅要读懂文字,还要学会分析文本结构、推断隐含信息;写作不仅要语法正确,还要有逻辑层次和思想表达。
最后是评价标准的升级,初中考试多考查学生对单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而高中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同一考点会在不同语境中反复出现,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更高的灵活应用能力。
新课改新方向
素养导向需注意
新课改和新高考的推动下,高中英语教学理念发生了显著变化。最核心的转变是从 “应试导向” 转向 “素养导向”,以前可能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解题技巧的训练,现在则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4大核心素养。
在课堂上,教师会减少单纯的语法讲解,转而增加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运用活动,比如围绕 “环保”“科技发展” 等话题开展小组讨论、主题演讲,使学生能在实际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能力。
在评价方式上,高中英语也从 “单一考试评价” 转向 “多元过程性评价”,除了期中、期末考试,还会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质量、项目式学习成果等,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高考英语试题也体现了这一理念,比如阅读理解部分的选材更贴近现实生活,增加了应用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书面表达题目常结合社会热点,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还要有思辨能力和对社会的洞察能力。
暑假预习忌“抢跑”
分层递进是关键
学生可以适当提前自学高中课程,但我坚决不赞成盲目超前学习的做法。
如果学生在初中阶段基础知识扎实,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当预习可以帮助他们更快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但如果仅仅是为了 “抢进度” 而忽略基础知识,甚至跳过初中知识直接学高中课程的难点,反而会造成知识结构的断层,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增添不必要的障碍。
建议学生们采取 “分层递进” 的预习方式。暑假期间可以进行浅层次预习,比如借助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的衔接内容,梳理初高中知识的关联点;整理初中已学的英语词汇和高中核心词汇的衔接表,熟悉高中教材的单元话题;通过听英文歌、看简易英文读物培养语感,不需要深入钻研难点语法。
开学前2—3周可以进行针对性预习,结合即将学习的第一个单元内容,明确重点词汇和基础语法,尝试完成课后基础练习题,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待开学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样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预习内容上,英语学科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加强词汇积累。可以提前背诵高中 3500 词中的基础词汇,尤其是初中已接触但高中高频使用的词汇,比如 “approach”“beneficial” 等,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梳理语法框架。可借助于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初中已掌握的时态、语态,再初步了解高中重点语法如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的基本概念,不需要深究复杂用法。
培养听力和阅读习惯。可以每天听10—15分钟英文听力材料,如慢速 VOA、高中英语听力入门等,阅读2—3篇简易英文短文,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预习时要以 “理解概念、发现问题” 为目标,不要追求做难题、偏题,避免影响学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