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田华英 张洁英 通讯员 苏昶 艾启月 吴煜潇
当塔里木盆地的风沙掠过柯坪山脉的岩层,当昆仑山脉的雪水浸润阿南戈壁的褶皱,一支自准噶尔盆地出征、平均年龄为40岁的队伍,正大踏步奔赴全新征程。
5月,新疆油田公司成功竞得塔里木盆地柯坪、阿南、乌什3个区块的油气探矿权。此举标志着新疆油田突破准噶尔盆地地域界限,通过公开竞标方式获得外部油田矿权,正式开启了拓展准噶尔盆地之外国内油气资源市场的战略布局。
一场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的油气勘探攻坚战在新疆油田拉开序幕。作为此次跨区域勘探的先锋力量,新疆油田塔里木盆地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南疆专班”)肩负“为国找油、为疆奉献”的崇高使命,挺进距克拉玛依千里之遥的戈壁腹地,开启了新时代新疆石油人矢志找油、为国奉献的新篇章。
首次竞标
使命淬炼开新局
5月13日,新疆油田迎来载入史册的里程碑时刻:成功竞得中国石油内部流转的塔里木盆地柯坪、阿南、乌什三个区块油气探矿权。
这一胜利意义非凡。它不仅使新疆油田管理的油气探矿权增至15个,总面积显著提升,相当于拓展了近三分之一的勘探版图,更标志着这支在准噶尔盆地深耕70载、以陆相勘探见长的团队,开启了迈向塔里木海相地层勘探的新征程。
胜利背后是严峻的挑战,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竞速。
2025年是新疆油田勘探开发70周年。新疆油田公司锚定“12234”战略路径,确立了跨越两千万吨、挺进五千万吨油气当量的发展目标,誓当国家能源保供“顶梁柱”。然而,一面是宏伟蓝图与保供重任,一面是矿权面积持续缩减的现实——受国家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改革政策影响,登记矿权面积已由2020年高位递减。矿权作为油气企业的生命线,其缩减与高质量发展目标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同亟待扩产的工厂面临原料供应链持续收紧。
3月,中国石油面向上游企业开展油气矿业权内部竞争性流转。面对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重要机遇,新疆油田公司领导班子迅速决策,要求勘探开发研究院——这支被誉为高质量发展参谋部、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推广应用中心、人才培养中心的核心力量——牵头组建专业团队,全力竞标,肩负起为油田开疆拓土的重任。
这是一场“从零开始”的征程。作为首次参与外部矿权竞争的新手,团队深入剖析自身优势以坚定信心:在准噶尔盆地勘探开发70年的深厚积淀与区域认知;在吉木萨尔页岩油、玛湖砾岩油等非常规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技术实力;作为西部最大原油生产企业的规模化生产与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响应国家增储上产战略、保障能源安全的综合实力与使命担当。
信心贵于黄金,但时间更不等人。
3月20日,团队正式接到矿权流转通知,距最终截止期限仅余一个月。挑战空前严峻,塔里木盆地的海相地层与新疆油田熟悉的准噶尔陆相地层差异悬殊,团队对其地质特征与成藏规律全然陌生,勘探无异于在未知领域开辟新路。
迫在眉睫之际,以新疆油田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地质师毛新军为组长的专项攻坚组迅速成立,勘探开发研究院5个基层研究所的精锐力量与资深专家火速集结。面对塔里木盆地的复杂勘探难题,团队通宵达旦高效完成海量地质资料的系统解译与整合,仅用一天就完成了目标盆地的初步评估。在方案优化阶段,团队更是高强度连轴转。当勘探开发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尤新才满载地质图件赴京时,眼中密布的血丝无声诉说着团队的忘我奋战。
4月8日,尤新才在北京完成材料提交并取得补充资料包后,于当日午夜前将其发送回克拉玛依。此刻,距离最终截止日期仅剩两周,时间压力空前巨大。团队成员白天高效处理南疆事务,夜晚全身心投入方案深化,而且分工明确,协作高效:勘探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导部署论证,储量矿权研
究所、天然气研究所等专责开发方案及预期储量目标……办公室常常灯火通明至破晓,人人超负荷运转。
经过一周全力冲刺,方案初稿成型。为最大程度上提升竞争力,团队挤出时间与塔里木盆地勘探部门深入技术交流;为确保数据精准,连线前辈反复求证;为突破技术壁垒,各研究所协同作战,交叉验证。
截止日期前最后一刻,方案成功提交,全体团队成员身心的疲惫已逼近极限。
最终,新疆油田竞标团队凭借一份长达30页,体系完备、论证严谨、数据翔实的优质标书,在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目标区块。
毛新军在总结时深刻指出:“此次胜利,不仅新增探矿面积近万平方公里,更实现了准噶尔陆相勘探团队向塔里木海相地层的历史性跨越。这绝非简单的商业竞标,而是‘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新疆油田精神的时代诠释与崭新胜利,深刻彰显了新时代石油人为国寻油、保障能源安全的硬核使命担当。”
至此,新疆油田在拓展勘探版图、征服全新领域的征程上,刻下了新的里程碑。
高效集结
石油人的使命征程
当清晨第一缕曙光映照在天山山脉的皑皑雪峰时,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2号楼的灯光仍未熄灭。这里是南疆专班的临时指挥部所在地。在这里,一支由21名石油精英组成的队伍,正肩负着书写中国能源事业新篇章的重任——从准噶尔盆地向塔里木盆地战略跨越,这不仅是矿权版图的历史性拓展,更是一场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的深地勘探攻坚战。
面对塔里木盆地“埋深超8000米、温度超200摄氏度”这一世界级勘探难题,新疆油田以非凡效率组建专班,并严格遵循“精干高效、人岗匹配”原则,采用任务型组织模式铺开各项工作。
新疆油田公司对专班组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委派毛新军担任专班经理,同时任命勘探事业部、地球物理部、勘探开发研究院三位负责人担任副经理;专班下设综合管理部、方案研究部、南疆项目经理部,包括规划矿权、基础研究、方案部署、测井地质力学、地震处理解释、战略合作支撑等部门,构建起职责清晰、专业闭环的高效作战体系。
作为专班组建的核心推动者与负责人,尤新才在筹备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科研人员“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的赤诚情怀。
短短4天时间里,来自勘探事业部、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院(监理公司)等单位的82名核心骨干(其中包括5位特邀国家级专家和新疆油田一级工程师)集结完毕,完成了新疆油田油气勘探史上堪称典范的“闪电组队”——南疆专班宣告成立。
“南疆专班抽调的都是研究院各所的骨干力量,有的项目组甚至被整组抽调支援专班。”尤新才感慨道。这些骨干原本肩负着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开发重任,抽调意味着要离开熟悉的领域,在全新的勘探领域从零起步,更意味着要告别家人,暂别温暖。然而,面对挑战,无人抱怨,更无人退缩。“点到谁谁就上”的担当背后,是新疆石油人为油田开疆拓土的共同愿景。
“身为人父,自然预想过孩子不舍的挽留,但国家需要时,石油人的选择唯有‘出征’。”尤新才的话里藏着动容。这支平均年龄为40岁的骨干队伍中,90%成员已为人父母,但使命召唤下,无人退缩。
身兼专班常务副经理与方案研究总负责人的李啸介绍说,南疆专班实行“双岗责任制”——成员既要坚守原有研究阵地,又要在新领域开拓冲锋。由此,全体科研人员开启了昼夜连轴转的攻坚模式,“多屏协同”成为工作常态:一侧屏幕处理着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的亿吨级储量方案、南缘下组合千亿立方米气区的开发方案,力保油气增储上产;另一侧屏幕则对塔里木盆地的二维地震资料进行高精度复查,精准锁定阿南区块三处有利构造目标……
实时跃动的数据流中,准噶尔盆地的稳产保障与数千公里外塔里木盆地的勘探突破交相辉映,生动诠释着专班成员的双重担当——既要“守牢效益基本盘”,更要“开拓资源新阵地”。
作为特邀专家,曾任新疆油田公司首席专家,现任怀柔国家实验室新疆基地资深专家的唐勇再度与老战友并肩出征,他感慨地说:“当年我们鏖战玛湖勘探时夙兴夜寐,如今新一代科研人员用数字化工具连接天山南北,石油报国的精神内核历久弥坚。”
使命如磐
跨越盆地的宏伟蓝图
8月,塔里木盆地热浪灼灼,胡杨林傲然挺立。南疆专班的工作已迈入关键阶段:首批探井井位论证已完成首轮筛选,老资料重新处理方案顺利通过评审,几百条二维地震测线完成数字化重建,覆盖关键探井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建立投用,5个战略靶区成功锁定,与塔里木油田的第二次技术交流会敲定了12项联合攻关课题……这些扎实的阶段性成果,犹如戈壁中的航标,清晰地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这些看似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三代石油技术的历史性交融——准噶尔盆地砾岩油藏的宝贵经验、玛湖油田页岩油效益开发的核心技术、塔里木超深层攻坚的创新方案,正在昆仑山麓汇聚融合,催生适用于新区块的勘探新范式。南疆专班成员在塔里木盆地广袤的勘探阵地上,正以毫米级的精度,稳步推进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新征程。
李啸展示的规划蓝图清晰描绘了未来:到2030年,在塔里木盆地柯坪、阿南、乌什三个区块力争实现2至3项油气勘探战略发现,新增探明储量规模相当于建成一个中型油田。
“5月14日,新疆油田正式获得塔里木盆地柯坪、阿南、乌什三个油气探矿权只是战略征程的起点。”李啸语气坚定地强调,“未来五年,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建成新的油气生产基地,更要在此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勘探开发技术体系,有效带动地方就业、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从准噶尔到塔里木,新疆油田以70载的坚守,深刻践行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使命。南疆专班的奋斗历程,是这一辉煌篇章的赓续,更是面向未来的崭新开篇。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宏伟画卷刚刚展开,前路充满未知的挑战与机遇。这千里之行,始于今日坚实的足印,唯有以不懈的汗水浇灌大地,以创新的智慧破解难题,以百折不挠的毅力持续耕耘,方能在这片热土上书写新的找油传奇。当晨光再次照亮专班办公室的窗台,“为国找油、为疆奉献”的誓言早已内化为新时代新疆石油人矢志不渝的精神坐标,激励着他们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征途上砥砺前行。